首页
登录
分享:豆包语音转文字功能及修心之论30条
操作
  • 举报
  • 只看楼主
  • 发送站内消息给他
2025-09-21 12:03
楼主半夏:全文将近6000字。早晨刷到个视频,因为不着急起床,便很有耐心地听完了。主播的声音低沉缓慢,思考与听读同步,以前不耐烦听的,今天却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想着要是能把主播的语音转文字就好了,于是问了豆包我该怎么办?豆包的回复是:你可以打开豆包APP或网页版,在对话框中输入指令,如“提取这个视频的文案”,然后粘贴抖音视频链接并发送,豆包就会自动将视频中的语言转换为文字。真是太好了,这是我一直想要的功能。以下是该视频的文案提取:
 
【天道1001问】·第487问:修心30论揭露人性真相
 
什么是修心的最高境界?不是求神拜佛的虚妄,不是脱离尘世的逃避,是在人间烟火里把心练透,练到能容、能断、能静、能定。以下三十条修心之论或许能找到答案。
 
- 1. 修心修的就是三个字:不当真
对念头不当真,便不被妄念缠缚,念头来了如风吹过,不追不抓;
对经历不当真,便不被过往裹挟,经历过了如水流过,不沉不溺;
对爱恨不当真,便不被情执灼伤,爱恨起了如花开过,不攀不恋;
到最后对生死不当真,便不被恐惧支配,生死到了如昼夜交替,不慌不惧。
不当真就不会执着,不执着自然没有烦恼,只是扎根在觉知里,允许一切流过当下。看事物发生,不插手;看事物变化,不纠结。心不取相,如如不动,这才是修心的第一层通透。
- 2. 修心的第一步是遇事不入局,守住能量
守住能量最好的方法,从不是硬扛,是“五不”:
不评判,不对他人的选择指手画脚,是守住心的边界;
不内耗,不对自己的过错反复苛责,是保存自己的能量;
不纠缠,不对烂人烂事死磕到底,是避开局的陷阱;
不执着,不对未得的结果执念太深,是留足转圜的余地;
不入局,不对无关的纷争凑前围观,是护好自己的本真。
人生一半用来前行,闯该闯的路;一半用来修行,养该养的心。要知道,每一次情绪爆发,都是对自己能量最狠的消耗,耗一次,心就弱一分。
- 3.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练成“狼性佛心”
是有菩萨心肠,亦有雷霆手段,对弱者不欺,对恶者不饶;
是能外圆内方,亦能内圣外王,对外懂变通,对内守原则;
是心中有佛,手中亦有刀,佛心装慈悲,刀光斩虚妄;
是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念经,战场显刚猛,佛前显柔软;
是对人用菩萨心肠,给温暖、给体谅,做事用金刚手段,讲规矩、讲底线;
走心时不留余力,把真心给值得的人;拔刀时不留余地,把决绝给该断的事。
能善人,也能恶人,方能正人;不生事,也不怕事,方能无事。
所以这是世间永恒的法则:当你内心比任何男人都男人,刚以勇猛,杀伐果断,勤奋自律,毫不留情;同时外表比任何女人都女人,明媚温柔,察言观色,心思细腻,以柔制刚,从此世间再无人能成你的对手。
- 4. 婚姻这回事,我替你们试过了
人生的另一半若选错了,往后余生的每一步,都可能是错路,你会尝尽人间的苦楚,陷进取舍的两难,*强颜欢笑,夜里辗转难眠。
相貌是皮囊,再好看也会老去;财富是外物,再多也会流转;唯有三样东西靠得住:
人品的厚重,不欺人、不骗人;责任的坚守,不逃避、不推诿;担当的底色,能扛事、能兜底;
还有原生家庭刻在骨子里的三观与教养,三观合,才走得远,教养好,才过得安。
所以选择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有的人进了你的生命,会让你觉得人间值得,把你的暗淡活成光亮;有的人进了你的生命,会把你的光都熄灭,让你的日子只剩阴霾。
- 5. 永远不要亮出自己的底牌
说实话有时候是要人命的,别亮你的底牌,别露你的软肋,别把自己的底气扒给别人看。
你要知道,当人家知道你手里没有米,连围着你转的鸡都不会再来;当人家知道你背后没有支撑,连本该客气的人都会变着法欺负你。
- 6. 注意力就是一种能量,绝对不能被发散
专注于思考的人,心思如激光般集中,能穿透思维的迷雾,把问题想透;
专注于做事的人,力量如激光般凝聚,能击碎前行的障碍,把事情做成;
这样的人,从不会被琐事分神,也不会被杂念干扰,终会收获丰厚的胜利果实。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一杯水,倒在无关的事上,就没剩下的浇在有用的事上。必须把决策的精力,放在那些更有价值的事上。抓大放小,才是聪明的活法。
- 7. 修心和正念,就像花儿一样,急不得,躁不得
修心如养花,需给时间让它扎根,根扎得深,才经得起风雨;
正念如育蕾,需给耐心让它舒展,蕾舒得慢,才开得出饱满;
这颗心的花,不会一夜绽放,只会在日复一日的照料里,在每一次的体验、每一次的领悟里,慢慢开放,慢慢芬芳。而那些体验与领悟,不是过眼云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藏在心里,能护你往后的路。
- 8. 修心要拥有顶级的屏蔽力
有句话说得好:“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活得通透的人,从没有特别想维持的关系,来了便接纳,不刻意讨好;走了便放手,不强行挽留;也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有了便珍惜,不贪多求全;没了便释怀,不耿耿于怀;就连吃亏也懒得计较,因为知道不值得,把心放在消耗里,不如放在成长里。
- 9. 再大的事也不影响吃饭睡觉,这是内心强大的标志
内心强大的人,心有静气,天塌下来似的事,他也能坐下来吃碗热饭,因为知道自己能面对,也有信心解决;他也能躺下来睡个安稳觉,因为知道急没用,慌没用,唯有稳住才能赢。
相反,内心脆弱的人,心无定数,一点小事就茶不思饭不想,觉得天要塌下来,满脸都是丧态;一点波折就唉声叹气,觉得路走不下去,满脑子都是绝望。两种心,两种活法。
- 10. 墨菲定律从不说谎,大数据也从不骗人
当你刷到这里,若是愿意点赞留下一句“我很好”,便是与过去和解的开始,和解了遗憾,就少了牵绊;和解了过错,就少了负担。往后的路,自会越来越顺。
- 11. 修心要学会“只看眼前”
只吃眼前的饭,不忧过往的饥,饭吃踏实了,心才不慌;
只喝眼前的水,不思将来的渴,水喝痛快了,心才不燥;
只做眼前的事,不因虚妄的念,事做扎实了,心才不虚;
只看眼前的人,不缠遥远的缘,人处真诚了,心才不冷。
忘记时间的分别吧,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本就不是三回事,是一回事。福莫长于无祸,既无大喜的癫狂,又无大悲的沉沦,这便是人间极乐。
- 12. 当你的能量越来越高,你会慢慢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是他们不好,不是他们有错,是他们处在不同的能量频率里:有的频率低,便陷在抱怨里;有的频率中,便守在安稳里;有的频率高,便奔在成长里。频率不同,便呈现不同的状态,做出不同的选择。
所以请允许自己做自己,不苛责自己不够完美;也允许别人去做别人,不评判别人的选择对错。各自安好,便是最好。
- 13. 人生的高度,从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看清是能力,看轻是境界;心灵的宽度,从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认识是缘分,包容是格局
做人要如山,望万物,能容万物,不被小事绊住脚;做人要似水,知进退,能随进退,不被绝境困住路。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核心全在修心。世事多变,人心易乱,唯有修炼好自己的内心,才能在漫长岁月里,不纠结、不惊慌、不迷茫。记住:看清不如看轻,看透不如看淡。
- 14. 修心的关键是能控制情绪
你若是对的,发脾气便是落了下乘,道理站在你这边,何必用情绪失了风度?没必要;
你若是错的,发脾气便是添了过错,本身已经理亏,何必用情绪加了罪责?没资格。
情绪不是武器,是心魔,降得住心魔,才能立得住人生。
- 15. 人生要成点事,离不开四个东西,互为来源,互为支撑
认知,解决的是“知道与否”的问题,不明理,便走歪路,认知够了,才知方向;
野心,解决的是“想不想要”的问题,没欲望,便没动力,野心够了,才知进取;
勇气,解决的是“敢不敢”的问题,没魄力,便抓不住,勇气够了,才知突破;
执行力,解决的是“做不做”的问题,不行动,便成不了,执行力够了,才知结果。
很多时候,你在一个点上取得突破,便能带动其他三个方面的提升,比如执行力强了,认知自然会深;认知深了,勇气自然会足。
- 16. 生而为人,谁都有烦恼事,修心要懂得释怀
凡事你能看得开,自然活得好,看得开遗憾,就不会总陷在回忆里;看得开得失,就不会总困在计较里;看得开对错,就不会总缠在争执里。
保持稳定的情绪,可以避免大部分疾病,让身体少遭罪;学会均衡的营养,可以强健自己的身体,让日子少添乱;而学会释怀,可以让烦恼和忧伤一并从心里溜走,不留痕迹,让心少受苦。
- 17. 不要和朋友扯上利益关系,这是护情的底线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是纯粹的,一旦牵扯利益,就容易变味,你觉得吃亏,他觉得占便宜,一来二去,情分就淡了;淡着淡着,这段感情往往就走向终点。
追逐利益是人性的弱点,在利益面前,别去考验人性,要学会规避利益冲突的局面。比如借钱给朋友之前,先衡量这段感情是否值这个钱;借出去的钱,一定要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不影响自己的经济;这样,才能把利益对感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 18. 当你压力大到快要崩溃的时候,别跟别人说,别觉得委屈
没有人会真的心疼你,同情换不来解决办法,委屈换不来别人的体谅。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要尝试让自己安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别让烦恼和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别让抱怨和消沉,磨掉你本该有的勇气和底气。
与其抱怨连天陷进内耗,不如乐观看待守住本心。心可以破碎,但手不能停,该干啥就干啥去,在崩溃中继续前行的人,才是真的“狠人”,才是能扛事的人。
- 19. 你以为错过了的是遗憾,其实可能是躲过了一劫
错过了错的人,才能遇到对的人;错过了错的事,才能抓住对的事。
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就像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好都占了;别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就像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坏都碰了。
所愿的、不愿的,不如心甘情愿,接受了就不纠结;所得的、不得的,不如心安理得,放下了就不痛苦。
- 20. 所以看到这里的你,若是愿意点个赞,留下一句“我会好”,便是对自己的承诺
爱自己的身体,别熬夜;爱自己的心情,别委屈;爱自己的未来,别懈怠。往后的日子,自会越来越好。
- 21. 修心要懂得“聚焦自己”,把所有的力量全部用来拯救自己
与你无关的事,别看,看了会分神;别听,听了会扰心;别掺和,掺和了会惹麻烦。
养成少倾听是非、少与人见面、少扎堆闲聊、少随意说话的习惯,把时间留给自己,把精力用在自己身上,才是最该做的事。
- 22. 永远都不要暴露自己的需求感,这是人性的规律
你要明白,所有的美好背后都有筹码,不是以你的意愿为转移的,你想要爱情,得有被爱的资本;你想要成功,得有成功的能力;而且不是你要,别人就会给,需求感太强,反而会把想要的推远。
过分暴露需求感的人,很容易患得患失,怕得不到,怕失去;会不自觉地放下姿态,为了迎合,丢了自己;逐渐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配不上。而对方一旦嗅到你的低姿态,潜意识里就会觉得你配不上她,这是逃不掉的人性。
- 23. 不要随便发脾气,发脾气是最没用的东西
脾气发多了,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伤了你自己的身体,气大伤肝,怒大伤脾,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真正有力量的人,从不用脾气压人,当你真的想发脾气的时候,其实一个眼神就够了,眼神里的坚定,比嗓门里的愤怒,更有威慑力;眼神里的冷静,比情绪里的暴躁,更有说服力。
- 24. 真正的修心高手,应如古人所言:“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小隐是躲,躲到山林里避世,是对尘世的逃避;大隐是炼,炼在闹市里修心,是对心性的打磨。
即使身处闹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亦能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即使周遭喧嚣,家长里短、是非纷争,亦能心守宁静,不被杂念侵扰。
或许你会说,心如明镜也是修心的境界,没错,心如明镜,能映照出世间万象,不模糊;能洞察人情秋毫,不糊涂。
这两种境界,本质都是修心的通透,一种是“不动”,一种是“明辨”。
- 25.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看破不说破,这是分寸感
就像很多潜规则,是不能拿到明面说的,一说就是错,打破了平衡;一说就是麻烦,搅乱了局面;甚至是灾祸,惹来了是非。
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管住嘴比什么都重要,话多了容易失言,言多了容易惹祸,看破不说破,才是保护自己、尊重别人的最好方式。
- 26. 一定要做个不轻易外露情绪的人,这是护心的铠甲
不要到处诉苦,没人真的会共情你的痛苦,大多是听听热闹;不要轻易相信刚认识的人,人心隔肚皮,你不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更不要对谁都充满期待,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最后伤的还是自己。
谁在背后议论你,你都无所谓,嘴长在别人身上,说什么是他们的事;你只需要关心你的当下和未来,把日子过好,才是自己的事。
别让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人破事,烦到你;别让那些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扰到你。
你不需要人人都喜欢你、理解你,有人懂你就够了;当然你也不要轻易给人提意见,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道不同不相为谋,强行提意见,反而会招人嫌。
- 27. 永远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公平、公正,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嘴上喜欢谈公平、公正的人,大概是没看清现实的人,原因很简单:他看不到人家祖祖辈辈的努力,看不到人家背后的能量加持,只看到了表面的“不公平”,却没看到背后的“积累”。
我们的注意力,应该全部聚焦于获得资源上,你获取的资源越多,能力越强,话语权越重;你获取的资源越多,对整个家族的基因,都是一种正向的加持。
整天讲大道理,说什么公平不公,只会让自己的能量越来越亏,越来越弱,最后一事无成。
- 28. 作家周国平曾说过一句话,很通透:“人生的一切美好都源于一颗澄净的心,丰盈的内心足以抵挡世间所有的不安和躁动。”
这句话说透了修心的本质,心澄净了,世界就澄净了;心丰盈了,日子就丰盈了。
- 29. 内心安然,方能处变不惊
内心安然,方能处变不惊,遇到事不慌,因为心有定数;内心纯粹,才能活得潇洒,过日子不烦,因为心无杂念。
心态平和之人,没有过多的物欲,不贪多,就不焦虑;没有无端的担忧,不胡思乱想,就不恐慌;精神饱满,自会延年益寿,福寿绵长。
其实人这一辈子,命运的好坏,并非在于物质的丰盈,全然在于自己内心的态度,心若定,万事安;心若乱,万事烦。
- 30. 最后告诉你一个秘密,也是修心的终点:“只要你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他们就能奴役你;只有你再也不从自身之外寻求肯定,那你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修心到最后,不过是不再为别人的眼光活,只为自己的内心活,活成自己的主人。

内容来自:快乐保益
该帖子4天之前被楼主编辑
半夏
等级至尊
积分81330
发表146
回复15410
0
回复列表
暂无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前往
页
播放视频
播放音频
选择支付方式
填写收货地址
发送站内消息
回复
修改回复
举报
移动
全局置顶
购买钻石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电话:4000660101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杨闸京通辅路南8号院中传北广D区2楼D201
微信扫一扫关注保益悦听微信公众号,享有更多服务
备案信息京ICP备1401926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