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以沫:绮云洞悉了五龙脆弱的值得怜悯的一面。她觉得人活着其实都是孤立无援的…他们的一部分在太阳下行走,另一部分却躲在黑暗的看不见的地方…绮云似乎看见五龙的灵魂在木盒里一边狂暴地跳荡,一边低声地哭泣。”
《米》就是在写五龙的大半生,从逃荒的青少年开始,至年迈咽气而终。我们看到的是五龙乌龙故事的一生,看到他的孤独、恐惧、愤怒、仇恨,看到他为活下去而挣扎,也看到他因一次次被伤害而一步步去复仇,还看到他极度缺乏的爱与被爱的能力。
(一)挨饿死亡的恐惧—用米填满!
五龙的老家枫杨树五百里稻田和村庄被大水淹没,村里的人为了腹中有食、活下去,四下逃亡,五龙也是其中一员。从小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五龙已练就了一些生存的本领,即便在逃亡的人流中,他也懂得拖着一根木棍,沿途击打树上残存的即便干瘪发黄的酸枣。习惯了孤独和无依无靠,他清楚,有口吃的生命就可延续更久一些,食物乃生存的根本。
生长在大米仓的枫杨树,孤儿五龙对米的亲切打下了天然基础,米是他生命延续的保障,是他安全感的唯一来源。
逃亡到异乡异地的五龙误打误撞到了江边码头,赶上了从船上卸米的场面,于是跟着四辆运米的板车一路到了城北瓦匠街大鸿记米店,看见了白花花的大米,五龙再也不想走了,他要守着米仓过余生。
从管饭就行的小伙计,到拥有了每月五块大洋的正式伙计,到店里大女儿的丈夫、小女儿的丈夫,直至拥有了三个孩子的父亲成为掌柜的,最后成为了城中老大龙爷,最后作恶多端、染上花病、又被仇人之子虐待多处残疾。五龙扎根在了米仓、米店。
在睡不着、感到委屈、害怕,需要安全和守护的时候,五龙总是会赤身裸体的扎入米堆,他的心便能平静下来。
“想死多么容易,想活下去才难!”,有了生存的根本,有了米仓、米店,有了眼前可见的踏实感,有了基本需求的满足,五龙终于释放了害怕挨饿死亡的恐惧。(二)被欺负的恐惧--用行动来战胜!
“我靠什么才有今天?靠的就是仇恨。这是我们做人的最好的资本。你可以真的忘记爹娘,但你不要忘记仇恨。”中年五龙在码头看见一位稚气少年,想到曾经的自己,充满了怜惜情谊,随后用告诫的方式给了少年帮助,点燃了少年心中的那团火,给与了少年活下去的那口气。
回看五龙所经历的欺负,始于阿保,在码头被阿保羞辱,第一次面对自尊心被人踩在脚底,五龙一次次咋摸心中的恨,平日里小心伺候、默默忍耐,终于等到了反击时刻,毫不犹豫用赚到的第一枚硬币,也是唯一的积蓄做出了根本性的反击--代写家书之地写了一封阿保与龙头六爷姘头勾搭的举报信给当地龙头。一击致命,阿保从此消失于人间,五龙反击的行动第一次奏效,驱散了心中因此而恐惧的阴霾。
米店大女儿织云未出阁就怀了孕,搞不清是龙头还是阿保的种,五龙成为了接盘侠。但米店冯老板和二女儿绮云从心理是不接受这份姻缘的,嫌弃五龙逃荒至此出身低,于是做局想以一场意外将五龙了结,奈何讨价还价商人的作风无法做成人命生意,五龙只失去了一个脚趾,成为了残疾的跛子。被算计、欺负的悲伤化身为一股新恨的力量再一次助推五龙,他计划用纯净的米来清洗米店一家肮脏的灵魂,用完全的占有来更新米店一家的“黑透了”。最终,他迎来了米店冯老板郁郁寡欢终撒手人寰、织云离开投奔六爷、二女儿绮云成为妻子并生养了三个孩子。五龙将一手烂棋打成了翻身局,通过等待和不费吹灰之力踏踏实实扎根于米店,成为了米的主人,成为了米店的主人。
六爷在五龙的新婚之夜,用阿保的人鞭告诫五龙、讽刺五龙,又在织云孩子出生当天冲入家中抱走了婴儿,昭告众人五龙头*。六爷在当地无法撼动的地位成为五龙无法摆脱的阴影,五龙对此只字不提,只等时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晃十几年的午夜十分,六爷的吕公馆出现了持续很久的爆炸声,吕家半座园子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死了很多人,六爷丝毫未伤且举家南迁。后来得到消息,六爷在上海的跑马场被暗杀,后背被人捅了七刀,倒在血泊中,案子惊动整个上海滩。五龙终于彻底解除了多年的阴霾,释放了沉积已久的恨。此时,五龙的地位已超越六爷,一份恨意将五龙推向人生的高潮。
五龙渐入壮年就成为了地头一霸,回忆他的历史不免流露出怅惘之情,正是多种多样的仇恨推动着五龙不断向前,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五龙在连续不断的威胁面前,选择了直面恐惧带来的愤怒,用行动突破了恐惧的僵局,给自己博得了生存的光明。
(三)真正死亡的恐惧--回归最初的净土!
叶落归根,大概因为童年纯粹而美好的记忆。五龙明白自己大限将近,找来老家信任的表弟买下了老家枫杨树一千亩水稻地、一千亩棉花地,还有祠堂、晒场和所有房屋,他还了愿,他对儿时的自己有了交代、对爹娘坟头的誓言有了交代,他可以衣锦还乡了。最后,他带着一火车皮最好的白米踏实而归,在米堆中不再紧张,松弛的闭上了眼。
离开故乡,漂泊异乡,从挨饿稚嫩、任人宰割,到成为城中一霸、坏事做尽,五龙那颗孤独的心终是漂浮的、不确定的,总是想通过控制、生理的满足来感受真实的生活,来达成缺失惨重的安全感补充,来满足内在的精神需求。
再回首,看五龙这一生,在游动中寻求安稳,致死都在追求。假如五龙不是出生即成孤儿,假如五龙不是逃荒者,假如五龙遇良人、遇贵人,假如五龙不受动荡不安所累,假如五龙不遇见那么多迫害,假如五龙学习育儿,假如五龙享受过人间真爱...那么,他缺乏的安全感、他匮乏的爱都不会让他的生命至此。
内容来自:快乐保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