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5本电子书。按摩学术经验集
操作
  • 举报
  • 只看楼主
  • 发送站内消息给他
2025-07-24 15:00
楼主残雪:王友仁主任医师的简介及学术经验,包括从医经 历、学术特色与对于按摩医疗行业弊病的评述。 手法篇:重点讲述了手法操作要素,列举了临床常用基础手法的操作 要点,详尽地介绍了按动疗法及点穴疗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分类,并介 绍了部分北京按摩医院的特色器械。 治疗篇:该篇涉及大量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骨科学知识,力求突出 重点,注重临床技能培养。书中结合王友仁主任医师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 详尽描述了手法的作用层次及手法的规范动作,对于一些有特殊治疗作用 的手法还严格地规定了医生和患者的体位,力求通过精练、规范的语言将 王友仁主任医师的特色手法展现给读者。 病案篇:该篇着重介绍王友仁主任医师临床诊治过的经典验案。 本书内容为王友仁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教学工作中反复应用、总结, 经多次修改、提高,力求通过规范的图文表达,将其临床经验总结提炼,。赵润琛《赵润琛按摩学术经验集》
 
本书分为学术篇、手法篇、治疗篇和病案篇四部分
 
学术篇:
系统梳理赵润琛主任医师60余年临床经验,重点讲述其从医经历——早年随名师研习传统推拿,后结合现代医学形成“筋骨同治、辨证施术”的学术思想。书中对行业现状提出深刻反思,强调按摩应回归“以手代药”的本质,反对过度依赖器械或套路化操作。
?
手法篇:
首创“三维立体按摩法”,强调手法操作需兼顾力度、深度、角度三要素。详细解析“通经活络十二法”(如拨筋法、弹筋法、摇正法)的操作规范,并结合解剖学原理阐述手法作用机制。特别介绍北京按摩医院传统器械“牛角拨筋棒”的临床应用技巧。
?
治疗篇:
融合中医经络学说与西医解剖学,重点阐述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等20余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案。针对每种疾病,均明确手法的分层施治原则(如急性期以解痉镇痛为主,恢复期注重功能重建),并附详细体位要求与操作流程图。
?
病案篇:
精选15例疑难病例,涵盖伤科、内科、妇科等领域。例如,通过“温通补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结合“重治阳明经”原则,配合面部“穴筋”弹拨,12次治疗后患者基本痊愈。书中强调“治未病”思想,对预防复发提出具体建议。
特色:本书内容经赵老数十年临床验证,尤其注重手法量化标准,如“拨筋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持续3-5秒”,图文并茂地呈现其“辨证精准、手法细腻”的诊疗风格。
 
洪学滨《洪学滨小儿按摩学术经验集》
 
本书分为学术篇、手法篇、治疗篇和病案篇四部分
 
学术篇:
作为京派洪氏小儿推拿第二代传承人,洪学滨主任医师提出“整体取穴,重在督俞”“因体而异,治法详分”的核心思想。书中回顾其师从父亲洪承业(第一代传承人)的经历,强调小儿推拿需结合体质辨证,反对机械套用成人手法。
?
手法篇:
系统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如脾经、肺经、天柱骨)的定位与操作要点,独创“快速分合法”“揪痧挤痧法”等特色手法。特别强调“手法轻而不浮、快而有序”的操作原则,并附动态示意图解析手法节奏。
?
治疗篇:
聚焦小儿发热、咳嗽、厌食、斜颈等30余种常见病,结合现代儿科医学阐述病理机制。例如,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时,提出“舒筋通络→整复错位→巩固疗效”三阶段方案,配合颈椎牵引体位指导,显著提升远期疗效。
?
病案篇:
收录典型案例20余则,如运用“推督脉+揪痧”治疗小儿高热(体温39.5℃者3次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通过“理筋整复法”矫正小儿寰枢椎半脱位等。书中特别强调家长配合的重要性,附家庭护理指导方案。
特色:本书融合洪氏推拿70年临床经验,首创“望诊-触诊-辨证-施术”四步诊疗体系,图文结合动态二维码,可扫码观看手法演示视频。
 
杨金斗《杨金斗按摩学术经验集》
 
本书分为学术篇、手法篇、治疗篇和病案篇四部分
 
学术篇:
详述杨金斗主任医师从医50年历程,提出“以筋带骨、动静结合”的学术理念。书中批判行业“重手法表演、轻临床实效”的倾向,强调手法需以解剖学为基础,反对盲目追求“响声复位”。
?
手法篇:
核心内容为“提拿腹肌旋转屈伸术”——针对急性腰扭伤,通过“提腹肌-旋腰椎-伸下肢”三步骤,实现“解痉镇痛、复位关节”的双重效果。书中详解手法操作要点:患者仰卧屈膝,医者双手提拿腹肌同时引导腰椎旋转,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单次治疗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此外,还介绍“脊柱微调法”“关节松动术”等特色手法。
?
治疗篇:
重点阐述骨伤科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及内科杂病(失眠、胃脘痛)的治疗方案。例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提出“急性期制动→缓解期松解→恢复期强化”的阶梯式治疗原则,结合影像学分析精准定位病变节段。
?
病案篇:
精选30例典型病例,涵盖脊柱疾病、关节损伤及内科调理。如运用“提拿腹肌术”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1次治疗后疼痛缓解70%,3次后恢复正常活动;通过“疏肝理气法”配合腹部分筋,成功调理顽固性失眠(入睡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特色:本书注重手法量化研究,如“提拿腹肌力度为2-3kg,旋转角度不超过30°”,并附X线片对比展示治疗前后关节位置变化。
 
师瑞华《师瑞华按摩学术经验集》
 
本书分为学术篇、手法篇、治疗篇和病案篇四部分
 
学术篇:
系统总结师瑞华主任医师5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筋骨辨证、治筋为先”的核心理论。书中回顾其早年参与北京按摩医院“按动疗法”研发的经历,强调按摩应“以触诊为核心,以理筋为根本”,并对行业“重骨轻筋”的误区提出批判。
?
手法篇:
独创“师氏理筋四步法”(寻筋→控筋→展筋→理筋),通过拇指或肘尖精准定位筋结,配合“理筋动髋法”“肩部三角法”等特色手法。例如,治疗内收肌损伤时,医者一手点按腹股沟痛点,另一手握踝引导髋关节旋转,通过“按动结合”松解挛缩肌群。
?
治疗篇:
结合解剖学与经络学说,重点阐述颈肩腰腿痛、关节错位等疾病的治疗方案。例如,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时,提出“松解臀中肌→整复骶髂关节→激活核心肌群”的综合方案,并附臀大肌、梨状肌起止点解剖示意图。
?
病案篇:
收录40余例疑难病例,如通过“筋骨辨证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疼痛持续2年,经5次理筋治疗后恢复正常行走);运用“调肝为主”原则,配合腹部按揉调理慢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从5次减至1次)。
特色:本书首创“筋-骨-肉-皮”四维诊疗体系,特别强调触诊技巧——通过指腹感知筋结的硬度、温度、弹性,精准判断病变程度,并附“筋结分级标准”及对应手法选择表。
资源类型: 综合资源
资源描述: 赵润琛、王友仁、洪学滨、杨金斗、师瑞华, 按摩学术经验级电子版 格式规范基本无错字,格式是?doc,有需要txt格式的购买后与我私信发你。
资源大小: 1GB
下载渠道: 百度网盘
购买该主题需支付50钻石
残雪
等级紫金
积分5490
发表147
回复324
1
回复列表
暂无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前往
页
播放视频
播放音频
选择支付方式
填写收货地址
发送站内消息
回复
修改回复
举报
移动
全局置顶
购买钻石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电话:4000660101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杨闸京通辅路南8号院中传北广D区2楼D201
微信扫一扫关注保益悦听微信公众号,享有更多服务
备案信息京ICP备1401926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