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疯子:小米推送了新版本的音质音效App,其中一个重要的更新就是支持无障碍自定义图形均衡器的调节。以前我们无法自由调整,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每个频段精细化调节,以提升我们在听音乐和看视频以及玩游戏时的音质表现。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份实用的调音教程。通过合理调整各频段的设置,可以让音质更符合我们自己的听觉偏好,以提升我们的听感体验。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清晰的理解每个滑块所代表的频段,我将按滑块的顺序逐一讲解。请大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调节,确保你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听感效果。1. 超重低音(20Hz)增加20%到40%,可以增强低频震撼感,特别适用于电影、电子音乐等需要强烈低频的场景,还可提升雷声、鼓点等效果。注意:过度增加会导致扬声器产生共振,音质变得不清晰,因此建议不要超过50%。2. 低音厚度(60Hz)增加30%到50%,可以让低音更加饱满,特别适合摇滚、Hip-hop等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注意:如果增加过多,低音会变得浑浊,影响其他频段的清晰度。3. 男声暖度(150Hz)增加10%到30%,可以让男声或中低频的乐器更加温暖,适合大提琴、男中音等低沉音色的表现。注意:过度增加可能会让声音变得有些闷,过度降低则可能显得单薄。4. 中低音清晰度(250Hz)增加20%到40%,可以提高人声的清晰度,适合播客、有声书等语音类场景。注意:过度提升可能会导致声音混浊,影响整体清晰感。5. 中频自然度(500Hz)增加10%到30%,可以让钢琴、吉他等乐器表现得更加自然,避免音色产生“拥挤感”。注意:如果降低此频段,可以减少音乐中人声和乐器的冲突,但过度降低可能导致音质显得干瘪。6. 人声穿透力(1kHz)增加20%到40%,可以让人声更加明亮,特别是女高音部分会更为突出。注意:增加过多可能会让人声变得尖锐,因此要适度调整。7. 乐器细节(2kHz)增加30%到50%,可以让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的细节更加清晰,适合注重音色的音乐。注意:增加过多可能会导致高频变得刺耳,建议适度调整。8. 高音亮度(4kHz)增加10%到20%,可以让高频元素如齿音、镲片等更为锐利,增强声音的空气感。注意:过度增加可能会使高频部分变得刺耳,因此要保持适度。9. 空间感塑造(8kHz)增加10%到30%,可以改善声场宽度,适合轻音乐、古典乐等更注重空间感的场景。注意:增加过多可能导致声音失真,因此根据音乐风格适当微调。10. 超高频细腻度(16kHz)增加5%到20%,可以让音乐中的微小细节,如呼吸声、三角铁敲击声等更加清晰。注意:增加过度可能产生底噪,因此建议轻微提升,以避免影响音质。此外,由于每款手机扬声器的频响特性不同,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耳机或手机的扬声器做细微调节。每个设备对音效的呈现都会有所不同,确保通过试听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均衡器设置。
内容来自:快乐保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