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半生,一曲唱尽母爱与人生 家人们好,我是抖音上的净水青莲。如今科技飞速发展,即便像我这样天生失明的人,也能借助智能手机,通过指尖触摸屏幕,感受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平时,我最爱做的事,就是摸索着刷各类戏剧视频,戏曲的声音如同璀璨星光,照亮我生活的每个角落,给予我无尽的慰藉。 我6岁那年,母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那时年纪尚小,还无法理解失去母亲的真正含义。时光飞逝,18岁我步入婚姻殿堂,21岁迎来第一个宝宝。因身体欠佳,孕期受尽折磨,身心的双重煎熬,让我对生命的诞生有了更深的敬畏。3年后,二宝宝降临,初为人母的种种不易,使我越发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此时,我才明白儿时母亲的陪伴是多么珍贵,而自己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心中满是遗憾与愧疚。 小时候,因为眼睛看不见,我满心都是抱怨,怨天怨地,甚至埋怨父母为何让我承受这些。在黑暗中摸索的日子里,我的世界仿佛只有无尽的阴霾。然而,戏曲就像一道光,慢慢照进我的生活。在那些或激昂、或婉转的唱段里,我懂得了悲欢离合,听懂了人生百态与世态炎凉。那些家人未曾教会我的道理,戏曲都一一告诉了我 。它让我逐渐明白,生活虽有苦难,但也藏着无尽的温暖与希望,我开始学会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 一次,我像往常一样沉浸在戏剧视频的海洋中,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不经意间,吴怀侠老师演唱的豫剧《李翠莲上吊》中“我的儿,你不要泪满面”这段唱腔传进我的耳朵。刹那间,嘈杂的世界仿佛安静下来,这段唱词直直钻进我的心里,将我深深吸引。 说实话,吴老师的唱腔太有感染力了。每一次聆听,那些词句都像是有魔力一般,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鲜活的画面。尽管我无法亲眼目睹舞台上的场景,但凭借吴老师的每一声吟唱、每一处转调,我能深切地感知到李翠莲满脸泪痕,对着儿女倾诉衷肠;能通过她那饱含绝望与不舍的声音,想象到她在生死边缘,满心都是对孩子未来的忧虑。吴老师的声音或高亢、或低回,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在我脑海中徐徐展开,让我完全沉浸在这出戏里,感受着人物的每一丝情绪 。 “我的儿你不要泪满面,好似万把钢刀插胸前”,李翠莲对儿女那浓烈的爱与不舍,从这一句唱词中喷薄而出,我的心猛地一揪。她讲述着丈夫讨债归来后的绝情相逼,麻绳、钢刀就摆在眼前,生死一线,她满心都是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担忧。“为娘我一死可是不当紧,撇下了儿和女何人来照应”,这无奈又心酸的话语,似重锤一下下敲在我心上,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母亲对孩子无私又深沉的爱。 听着李翠莲回忆怀胎十月的艰辛,从最初的“草上露水”到“十个月把儿来生”,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怀孕时的艰难,也更加明白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饱含着母亲无尽的付出。“我的儿左边尿湿右边抱,左边尿湿抱在了怀中。我只说儿长大娘把福享,不料想为娘我一死丧生”,这些朴实无华的唱词,深深触动我的内心,也让我对早早离世的母亲更加思念。曾经懵懂,不明白母亲恩重如山,等自己成为母亲,才真正懂得这份爱的重量。 这段戏我听了无数次,每一遍都像初次聆听般新鲜,越听越喜欢,也越发想念吴老师 。她用那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李翠莲,把李翠莲的绝望、眷恋、痛苦,都丝丝入扣地唱进我心里。 回顾自己41年的人生,黑暗从未将我击垮,因为有戏曲一路温暖相伴。以后的日子,我会带着对戏曲的热爱、对母亲的思念勇敢生活,也希望更多人能感受豫剧的独特魅力,珍惜身边的亲人。 如今以诗寄情,倾诉我一路走来的心绪: 生来目障路茫茫,幸有丝弦引远航。 六岁失亲悲泪涌,廿年育子苦心藏。 吴师一曲肝肠断,母爱千秋韵味长。 戏里悲欢皆悟透,人间冷暖尽思量。 曾经怨艾随风散,此刻感恩岁月长。 岁月漫漫情作伴,余生向暖绽光芒。 内容来自:快乐保益
该帖子2025-03-19 12:36被楼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