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管理员永恒的海:电子导盲犬距离我们还是很遥远
这两天,一家国内头部无人驾驶公司高管,约我针对开发电子导盲犬的事宜,进行了一次畅谈,为了让大家了解研发电子导盲犬的难点究竟在哪儿,我思前想后,整理了部分谈话记录,那位高管以下简称A,我简称C:
A:我们做无人驾驶已经几年了,上市的车辆已经达到L2加的水准,预期明年城市路况驾驶的功能也将推向市场。
C:您觉得无人驾驶技术与电子导盲犬是一个层面吗?
A:算法类似,建模一定是不同的,无人驾驶目前是借助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视频摄像头的方式来识别物体的,如果在高速公路上,还要借助于高清地图的引导来实现目的地规划,借助路面标线来识别车道。电子导盲犬,完全是另外一套算法,因为没有精准的步行导航,所以需要大量的模型数据。
C:导盲犬的建模,应该是怎样的,您能详细说说吗?
A:首先,针对人体,移动的物体识别可以直接用现有的模型算法完成,其次,原型机出来以后,需要三十个视障伙伴带着原型机每天在不同的道路上行走,我们起码要收集到5到10万公里的步行数据,才能够建模完成,这部分的工作室最麻烦的,要根据他们步行的场景,遇到的障碍物类型,特殊情况,行走速度,与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做出符合大多数视障伙伴的模型。
C:要这么麻烦吗,?
A:是的,您知道,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前期路测,都要上百万公里的数据采集,因为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特殊情况。
C:那采集工作和建模是同时进行吗,是否还需要导航地图的辅助呢?
QA:肯定是同时进行,每天都要做数据分析,建模,地图肯定是需要的,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要去哪儿,但地图只是一个基础参考,因为变道根本没有标线,甚至,我们很可能用忙到作为标线。
C:电子导盲犬,能识别前面障碍物的具体内容吗,比如说人,垃圾桶,汽车。
A:这个您觉得有什么意义吗,电子导盲犬跟普通的导盲犬一样,他的功能是避障,而不是告诉您前面有什么东西,数据量太大,究竟把什么东西告知您呢?况且,目前的物体识别技术,尤其是静止状态的物体,识别准确率是非常低的,这只是宣传噱头,毫无实际作用,您想想看,在汽车自动行驶的过程中,它也不会随时告知驾驶员前方遇到什么了,侧面有什么吧。
C:那我有点迷糊,这跟我拿着盲杖走路有什么区别呢?
A:简单的很,这个可以套用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一个是主动躲避障碍物,一个是被动躲避,您拿着盲杖就等同于主动躲避,使用电子导盲犬是被动躲避,会更轻松,更安全。
C:这个电子导盲犬安全系数有多少呢,换言之,他不会带我掉进沟里吧?
A:一定不会的,为什么要采集几万公里的数据,就是分析视障伙伴的行走行为,以及遇到的障碍物,几万公里的数据,应该包含了所有遇到的危险。您就把他理解成不会喘气的导盲犬吧,导盲犬能做到的,电子导盲犬一定能做到,导盲犬做不到的,通过后续升级,电子导盲犬也可以做到。
C:他能分辨过马路的红绿灯,还有人行横道,天桥吗,包括电线杆拉线,上下台阶?
A:这些一定可以做到,无论白天还是夜里,都可以的。
C:例如我在小区散步,然后自己回家,它能搞定全过程吗?
A:这个我们了解了导盲犬的工作原理,如果不培训,他也找不到家,电子导盲犬类似,如果您知道回家的路,只要下发指令,例如前方路口左转,但如果您自己本身就不认识,那电子导盲犬也不认识,这就又说回到无人驾驶了,可以利用无人驾驶车辆自己回停车位的方法,只要您的家人开启认路模式,带您走一次,后面,只要小区规划没变,您完全可以自己往返了。
C:我还有一个场景,比如说我要去麦当劳,电子导盲犬带着我来到麦当劳附近,我怎么找到门呢?
A:如果是这种国际连锁餐厅,其实简单的很,只要有数据采集,那很容易实现,但对于一些不规则的兴趣点,目前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也只能开启电子导盲犬的远程协助功能,让客服指挥它进门了。
C:那这个电子导盲犬会是怎样的形态呢?
A:一定是手推车的方式,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您推着它行走,当然他是可以根据您的速度,调节自身速度,重量我们设想是控制在10公斤内,可折叠。
C:是不是跟超市的手推车类似呢?
A:不是,电子导盲犬自己可以行进的,您玩过平衡车吗,跟它的原理一样,助力感应,但速度不能太快,我们预估不会超过每小时10公里。
C:其实,我最想知道的,这个电子导盲犬的造价和市场价。
A:市场价,根据我们前期工程师反复预算评估,要在7到8万左右,前期的研发投入资金要差不多三个亿,至于生产成本,目前无法评估,需要根据功能配置,但不会低于3万的基础成本。
C:前期投入怎么要这么多,我以为五六千万就能搞定呢。
A:您知道我们做无人驾驶汽车,前期的投入都在几百个亿,三个亿资金真的不多了,还不一定够,这包含了搭建团队,软硬件开发,路途数据收集,没有一个五十人左右的团队肯定没可能,就说这五十个人的团队,月薪就要差不多两百万,你知道一个激光算法的工程师,在北京一个月的工资就要三万多。何况,这只是工资开销,还没算上硬件的投入呢,硬件开发是最烧钱的。
C:那您找我的目的是?
A:我们想立项,但不知道视障伙伴的购买力是否能支撑,或者残联是否能帮你们购买?
C:导盲犬,一年毕竟全国也没几条,所以政府可以承担这笔费用,但,如果是电子导盲犬,我感觉很玄,政府购买的可能性非常低。
A:那您觉得如果自己花钱购买,有多少人能承担这笔费用。
C:全国有一千七百万,扣除低视力的,扣除那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也就剩余五百万,就按1%的比例算,我估计目前的经济水平下,能有两万人购买就已经非常理想化了,当然,这仅代表个人观点。
A:如果只有两万人的购买力,我们企业根本就不能启动这个项目的,15亿的市场,对我们来说,真的没有吸引力,老板也不可能投入。
C:是的,盲人市场,没有您们想的那么大,虽然基数高,但实际的购买力不高的,我们公司做了差不多14年,深有体会。而且,即使第一代电子导盲犬生产出来,估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不少瑕疵,明眼人可以接受更新换代,例如,有好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换一辆,但对于盲人朋友来说,这么高的消费,在换一个,就太难了,所以,对产品的期待值一定非常高,一旦,没达到理想预期,会很糟糕。
A:感谢您的坦诚,其实,电子导盲犬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小的项目,只是社会责任所在,想尝试下,但社会责任,不等于付出没有回报,哪一个企业,也不敢这么玩,除非有政府资金的前期支持,您觉得这个有可能吗?
C:上亿的政府资金前期支持,我觉得可能性几乎没有,至少从残联层面,我是没听说过类似的案例。
A:明白,我回去后,会跟公司汇报,在继续评估,咱们随时保持联络,我想,一旦我们立项,您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到时候我们会聘请您做产品顾问,甚至销售层面的合作。